<
    张金兰笑嘻嘻的回道。

    “不能多卖,阿奶,从明天开始,限量购买。”江福宝连忙制止。

    “好,听福宝的。”张金兰问都没问就答应了。

    “阿奶不问我为什么?”江福宝歪了歪头,虽然已经七岁了,可她的一些小动作,还是跟三岁时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没来得及改掉。

    “福宝说的,什么时候错过?你是江家的小福星,说什么,阿奶都听。”张金兰牵起孙女的手,一起来到堂屋。

    “若是不限量卖,这些人买的多了,连续吃几次,吃到饱,自然就吃腻了,就要让他们每次买的少,不够吃才好,吊着他们,他们才会觉得板栗酥饼更加好吃。”

    江福宝从丫鬟手里接过茶杯,放到阿奶身边的小方桌上。

    解释着。

    “福宝说得对,明天开始,不能再像今天这样卖了,每人限量买十块,不能再多,当然,他们若是买完再去排队,那就排吧,自己愿意费工夫,我们也不拦着。”

    这么长的队伍排下来。

    最起码要一个时辰,才能轮到一次。

    没几个人能熬下来。

    除非派自家下人来排队。

    那她更管不着了。

    “明天我也去铺子看看吧,好几天没去了。”江福宝又道。

    “行,你不必起那么早,等上午再去也行,记得把丫鬟带着,别一个人出门。”张金兰点了点头,喝了一口杯中的茶。

    不烫。

    刚好适合入口。

    应该是孙女提前吩咐丫鬟沏好的茶。

    就等着她回来喝。

    想到孙女如此贴心。

    张金兰的心里,越发舒服。

    日子过成这样,当真比神仙还快活。

    “中午,牙人过来找阿奶了,说是咱家隔壁的青黛巷有家医馆往外卖,就是价钱有些贵,还有些破,不过若福宝看中,再贵,阿奶也给你买,等买回来,好好花时间修缮修缮,福宝就能着手准备开医馆了。”

    既然牙人都说破旧。

    那就真的很破了。

    虽然她还没去看。

    孙女二楼要卖饭食,那么后院还得建个厨房,从里到外,都要大修。

    少说也要花个一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再放放味道,置办置办东西。

    孙女也差不多十岁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岁数开医馆,还是有些小,不过家里也不指望她赚钱。

    只要孙女过得开心就行。

    大不了她在铺子里,多为孙女拉拉客人。

    张金兰的话,得亏是在心里想的。

    要是说出来,江福宝该翻白眼了。

    谁家好人,给医馆拉客啊。

    这不是咒人生病吗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。

    睡到自然醒的江福宝,带着丫鬟出了门。

    结果刚来到铺子门口。

    就发现铺子外跪了三个人。

    定睛一瞧,还是熟人。

    “爷爷,恩人来了!”眼睛尖的潘二丫看到江福宝,立马扯着嗓子对爷爷喊道。

    潘老头连忙用膝盖转了个方向,对着江福宝磕头。

    他身子低下去的时候,潘二丫跟潘石头也一并磕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是干什么,快快起来。”江福宝连忙让开。

    老的给小的磕头,这是想折她的寿啊,好家伙,咋还恩将仇报呢。

    “多谢恩人救命之恩,奴才愿意带着孙子孙女一辈子伺候恩人,我们甘愿入奴籍,报恩!”

    潘老头磕完三个响头,放出一句话。

    第384章 自愿入奴籍

    看热闹的人顿时惊住了。

    他们望了望潘老头祖孙三人,又看了看江福宝。

    怎么都想不通一个女娃娃是如何救他们的。

    “救什么命,你命本就不该绝,也是我恰巧碰到了,这是你的造化,不必谢我,快起来吧,这位老爷爷,你跪我,是折我的寿啊。”

    江福宝对着正在卖板栗酥饼的阿东阿西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两人连忙走上前,一左一右把潘老头拉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不,奴才跪主子,那是天经地义,咱们不论年纪,只论主仆。”潘老头红着眼倔强的说道。

    随后,他哆哆嗦嗦的从胸口掏出三张纸。

    递给江福宝。

    每张纸上都按着一个鲜红的指纹。

    江福宝接过来一看。

    竟然是卖身契,还是死契。

    上面写着潘大川、潘石头、潘二丫自愿终身为奴。

    只要江福宝现在按压指印。

    这卖身契,就绝对有效。

    潘老头瞧着不认识字,江福宝猜测,卖身契应该是他求人帮忙写的。

    “这我可不能收,老爷爷你拿回去吧,入了奴籍,可就难以脱身啦,况且我家里也不缺下人,你如今也谢过我了,心意我也领了,回去吧,带着你孙子孙女好好生活,未来的日子,会慢慢变好的。”江福宝把卖身契还给潘老头。

    然而,话刚说完。

    潘老头却跪在地上又一次磕起了头。

    “咚咚咚——”

    巷子的街道,是青石砖铺的地面。

    潘老头磕的咚咚的,声音很大。

    听着就疼。

    “恩人,二丫求您了,收下卖身契吧,我们会好好做事的,一定会听话的,绝不多吃一口饭。”

    爷爷这样,潘二丫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
    她用膝盖走到江福宝的面前。

    趴在地上,哭着求她收下。

    “恩人,我也不瞒着您了,其实,我们活的艰难,您收下卖身契,我们不光能报恩,还能讨口饭吃,恩人,我会养马养牛,还能看门。

    我记性好,不管谁上门,第二次隔得再久我也能记住他,我家二丫跟石头力气大,能干体力活,人也不笨,求您收下吧,只要给我们一口饱饭吃就行。”

    潘老头抬起头。

    他的脑门上已经有了血迹。

    至于潘石头,他话少,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。

    潘老头磕头,他就跟着一起磕,潘老头说话,他就直挺挺的跪在地上。

    像潘老头的影子似的。

    “活得艰难?你孙子孙女也长大了,完全可以去扛扛粮袋,做做体力活啊,没必要入奴籍的。”

    江福宝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虽说体力活赚的少。

    但是只要努力,还是能吃饱饭的。

    现在又不像前几年旱灾,粮食贵的吓死人。

    如今的肉包子,已经跌回三文钱一个了,加上许多庄稼户没再去干散工补贴家里。

    竞争应该不大啊。

    何苦去当下人呢。

    “几年前我就跟妹妹开始扛粮袋了,那时候我们岁数小,求着工头给我们活干,因此,只能拿旁人一半的工钱,如今,我们也长大了,干的不比别人差,可工头却不肯涨钱,加上我们租的屋子越来越贵,实在是活的难啊。”

    潘石头终于开口说话了。

    江福宝这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是哦,虽然粮食降价了。

    但是连山镇涌入一批人,房屋涨价啦。

    自然租金也要涨。

    光出不进,也确实难以生存。

    恐怕兄妹俩治好爷爷的病,都够艰难了。

    怪不得想入奴籍。

    “我见这小子找人帮他写卖身契,一寻思,还不如自卖给恩人呢,不光能报恩,我们祖孙三人以后也能在一起,不过您放心,我们不要钱,只要能让我们吃口饱饭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潘老头接过话茬。

    老老实实的把心里话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样的话,您家,岂不是要绝后?”

    江福宝又问。

    按理说,这种纯古代人,通常觉得无后为大。

    为何要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入奴籍。

    她实在不理解。

    “恩人说笑了,我们这种穷苦人,哪配有后啊,生出来也养活不起,还连累了孩子来这世间受苦,我只盼着我孙子孙女,能吃饱穿暖,康健活到老,这样去了奈何桥,我对我儿子儿媳也问心无愧了。”

    潘老头的话让江福宝大为震惊。

    竟然还有活的这么通透的老人。

    真是难得啊。

    “福宝,怎么了这是,你们三个想干嘛?”后院里正带着丫鬟干活的张金兰,听到动静,快步跑来。

    她连手都来不及洗,整个人挡在孙女的身前。

    以为潘老头想闹事。

    江二勇和江大和也从二楼三楼下来了。

    “阿奶,你误会了,是这位老爷爷想报恩,要自卖给我们,我准备收下他们三人,阿奶不是跟我说,要给我买医馆吗,到时候就让他们去医馆做事。”江福宝考虑好了。

    她当着众人的面,把想法告诉给阿奶。

    “行,既然福宝决定了,那阿奶就不多管了,你们三个,先起来吧,别总跪在铺子前面,耽误我们做生意,随我去后院。”

    张金兰指着潘老头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