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3b7小说网 > > 管家系统的皇后之道 > 第117章
    谢琚狠狠地瞪了安和安平:“等朕出来再收拾你们!”

    安和:“……”您不被殿下训一顿就谢天谢地吧,还来训斥奴婢。

    谢琚把自己给好好地调整了一下,深呼吸都做了好几次才迈入产房。

    产房门窗都是紧闭的,并不通风,所以血腥的气味散不掉,还漂浮在空中。

    谢琚三步并两步走到床前,看着药黄芪给关宁一缝伤口,心口疼了起来,憋不住就想落泪。

    关宁一先发制人:“谢琚,你很吵啊。”声音那么大,想吓死谁呢?

    谢琚的眼泪都酝酿出来一半了,愣是被关宁一给堵回去了。

    “做了那么多的功课,你白做了?”关宁一嘴唇发干,又疼得冒汗,嗓子有些哑了。

    “卿卿我先给你倒水!”谢琚手忙脚乱地去拿杯子提水壶,温水是一直都有的,关宁一喝温的刚刚好。

    竭力控制住自己颤抖的双手,谢琚把水杯举着,给关宁一喂了几口温水进去。

    刚生产完水不宜喝多了,关宁一只解了点渴就不再多喝。

    正好润了润嗓子,方便他继续单方面“指责”谢琚。

    “你看看你,半点都不稳重,都是当父皇的人了,像什么话?幸亏我拿迷魂药把你给迷晕了,否则你在产房外乱得不成样子,我如何安心生产?”

    关宁一不是真的生气,只是如果他一味的安慰谢琚,反倒会让谢琚心中更加自责,还不如佯装生气,骂他一顿。

    “陛下、殿下,小公主已经洗好了。”乳母抱着裹在襁褓里的小家伙过来,“小公主生得好,和陛下殿下都特别像。”

    谢琚看着乳母抱着,正在襁褓中安安静静睡着的小家伙:“这、这是朕的闺女?”

    左看看右看看,谢琚高兴得手足无措:“朕想抱抱她,朕该怎么抱她?”

    谢琚理论学了一大堆,看过的相关书籍能堆半尺高,但是从来没有上过手,这让他去抱,他怕把自己闺女给弄哭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尽管大胆些,托着公主的头。”乳母试着将小家伙往谢琚的手上放。

    谢琚提着心把自己闺女给抱了过来,僵硬得动也不敢动。

    “你倒是抱过来让我瞧瞧,我还没有见过我们的小乖乖长什么模样。”关宁一冲谢琚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“诶,好、好。”谢琚上半身不敢动,只能迈两条腿,走起路来姿势异常搞笑。

    关宁一撇过头去,他要是再多看两眼,就会笑了,他这伤口才缝上,不能笑。

    等谢琚把孩子抱过来,关宁一才重新转回来,看着襁褓里的女儿,没有血色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我的小乖乖,爹爹等了十个月,你终于出来见爹爹了。”关宁一用手指碰了碰女儿的手指,心都软成了一滩水。

    “卿卿,我们就只要这一个,不能再生了。”谢琚忽然正色道,“你生产我真的特别心慌,别再来一次了。”

    关宁一用苍白的唇贴了贴谢琚的下巴:“你说不生了,那便不生了。”

    不就是让他们的闺女当皇帝,他们也不是做不到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没想到吧,别的老公都在陪产,而谢某人,被老婆给药倒了

    嘻嘻嘻

    打扰一下,推荐一个文《和仙尊的百年之痒》,完结了,宰它!

    第58章 再次分离

    “所以你到底选出来了没?”关宁一靠着软枕,逗弄着张着还没有牙齿的嘴笑的闺女,“你选一个名字都选了二十几天了。”

    谢琚纠结得把铺了满地,写着闺女拟定名字的纸张给翻来翻去:“没有,我们的闺女,一定得给她取一个最好的名字才行。”

    关宁一:“哪有最好的名字了?你也不能把天下最好的字都给堆到一块来,赶紧的,选一个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谢琚没形象地坐在地上,一张纸一张纸地翻:“可是我还是觉得太随便了。”

    关宁一:“你能不能取了?不能取就我来取。”

    谁能想到,谢琚竟然会因为给闺女取名字犯选择困难症?

    谢琚看着一地的纸,最后还是放弃了试图靠自己给闺女取名字:“还是你来吧。”

    关宁一点了点闺女的鼻尖,把闺女逗得咯咯地笑。

    “瑶,谢瑶。”

    瑶,一可指美玉,二也有美好珍贵的意思。

    玉者,国之重器,他们的闺女日后可是要当女皇帝的人,是该有一个寓意重大的名字,瑶这个字便很不错。

    而闺女又是他们的珍宝,寄托着他们最真挚的爱。

    “谢瑶……谢瑶……”谢琚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,“这个名字好!”

    “陛下、殿下。”安和先敲了敲门才进入内殿,“晋君,崩了。”

    关宁一脸上的笑意一顿,谢琚也拧起了眉。

    如今秦国刚打下韩国不久,还要整顿,楚国那边也是暗中引导,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在安置好了楚、韩两国之后,再观望晋国的。

    只是关武此时驾崩,计划赶不上变化,他们得重新规划了。

    “消息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?”秦国国都距离晋国国都相去甚远,消息从那边传回来,早就过了不少时日了。

    “四天前,这是海东青带回来的消息。”安和回禀道。

    信鸽的传信速度太慢,又容易被发现,所以关宁一特意提出用海东青来传递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