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3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422节
    当年悦绾在辽东稍微清查田地户口,就清理出十几万僮仆。

    还没查到燕国宗室头上,就莫名其妙的遇刺身亡。

    浮在水面上的,永远只是冰山一角,没清查出来的,只怕更多。

    “何必跟他们啰嗦,末将这就破了城池,取老贼首级来献!”张蚝大为不满。

    李跃望着高耸的龙城,城上有人沮丧,也有人愤愤不平,要为慕容恪报仇,黑云军自然能攻破城池,但伤亡也一定会很大,“不急,让将士休整一日,明日慕容评不投降,再攻不迟。”

    与慕容恪两万精锐一战,黑云军也有一定伤亡。

    李跃不理慕容评的投降条件,但到了傍晚,慕容评的使者自己来了。

    愿意投降,不过要给他五天时间,清理慕容德、鲜于亮、封奕等试图抵抗之人。

    “慕容评不会是糊弄朕吧?”李跃盯着使者。

    慕容评什么条件都不提,不太像他的风格。

    “陛下神威赫赫,我家主人安敢欺骗陛下?陛下有所不知,慕容恪战前令慕容德、封奕回城,战败后,鲜于亮、逄约、翟鼠、库傉官伟等部亦逃入城中,计有两万余众……”使者说的有条有理。

    “那就让你家主人快一些,他不降,有的是人降!”李跃威胁道。

    杨略就在城中,策反燕军豪酋,已经跟翟鼠搭上线,翟鼠要价比慕容评低多了,只要一座城池容身即可。

    使者赶紧拱手离去。

    第五百五十八章 讨价

    “传令,明日准备攻城!”李跃转头就吩咐诸将道。

    慕容评没有诚意,大概率是在拖延时间。

    封奕、慕容德、鲜于亮这些人有勇有谋,只能以打促谈。

    不给点慕容评眼色看看,还真以为凭一座破城就能抵挡黑云精锐。

    打铁就要趁热,等的时间长了,将士们士气也会低落。

    此前对峙时,李跃已经下令打造攻城器械,虽然不多,但足以震慑城中守军。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南苏、平郭等城闻慕容恪兵败身亡,投降高句丽,高句丽王高钊亲率两万大军入南苏城,玄菟郡投降!”卢青一脸铁青的前来禀报。

    “好大的胆子,敢抢朕嘴中之食。”李跃微微惊讶。

    不过很快就释然了,狗嘴前面放一块肥肉,难道还指望狗能坚贞不屈?

    高句丽一向有扩张的野心,这么好的机会,怎么可能放弃?

    而且还是南苏、平郭等城主动投靠。

    “吕光到了没有?”李跃揉了揉额头,高句丽敢动手,无非仗着自己偏远,海东之地,山川众多,易守难攻。

    慕容氏与高句丽撕扯了几十年,始终无法灭亡他们。

    以大梁的国力,不是打不赢他们,而是在辽东没有经营好之前,难以真正灭亡他们。

    当年毌丘俭将整个高句丽横推了一遍,退兵之后,高句丽又卷土重来。

    不过这事还是要怪司马懿,灭亡公孙渊后,在辽东高举屠刀,随后又迁徙二十万百姓填充冀州,自此华夏在辽东的势力衰弱下来。

    为慕容氏、高句丽崛起创造了条件。

    战国时代,这些地区都是华夏故地,经营了几百年,司马懿崽卖爷田心不疼。

    “还有两日赶来。”卢青拱手道。

    吕光来了又要休整,休整好了又要花费数日赶到玄菟郡,到那时高钊早就深沟高垒。

    如果他在玄菟站稳脚跟,对辽东呈居高临下之势。

    “传令张蚝、刘牢之率一万五千骑迎击高句丽!”李跃当机立断。

    辽东有大量人口,如果不给他点眼色,只怕他会得寸进尺。

    这年头得势绝不能饶了谁,要往死里整。

    国与国之间,你强大的时候不整死别人,等他强大了,倒霉的就是自己。

    张蚝、刘牢之领兵而去,不过现在另一个问题又摆在面前,不仅攻打龙城的兵力不足,还要防备燕军的反扑。

    “既然不能打,就先谈着。”李跃只能一边等吕光两万骁骑赶来,一边下令打造攻城器械。

    这时代辽西辽东到处都是原始森林,木材极多。

    时间充裕,中垒军押送俘虏伐树采石,工匠营日夜不停,打造临冲车、飞楼、撞车、登城车、钩堞木、阶道车、火车等。

    梁国提高工匠待遇,又在太学设立天工院,招收大量寒门庶族子弟,培养了大量匠人,攻城器械大为改良。

    周秦汉魏原本就是以器械之巧而无往不利,技艺冠绝周围所有国家。

    一汉抵五胡,除了将士们的英勇,还在器械上。

    两日后,吕光风尘仆仆赶来。

    李跃令其立即休整。

    生力军一到,辽东各地纷纷投降,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,匈奴乌桓库莫奚等族投奔高句丽而去,鲜卑、中原人则投大梁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城池继续为燕国效忠,徒河阳骛仍死死挡住崔瑾大军,拒绝投降,毕竟龙城还在,燕国没有真正灭亡,阳氏满门都在龙城中。

    高句丽毫不犹豫出兵侵占玄菟郡,为的就是争取辽东这些夷族。

    比起土地,人口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龙城中静悄悄的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,围困多日,守军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慕容评的使者来了两次,每次都在拖延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。

    李跃已经看穿他的把戏,无非就是自恃龙城坚固,以拖待变。

    就在李跃准备攻城时,高句丽使者盖图延来了。

    “高句丽绝无冒犯大梁之意,玄菟夷民皆心向我王,我王不得已替陛下打理之,只要燕国覆灭,便将玄菟归还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来不及了,朕的大军已经出动,应该快到玄菟了,要么交出辽东诸部,退出玄菟,要么试一试我大梁刀兵之利!”

    跟他们交流,刀剑最管用。

    真等高句丽归还玄菟,只怕早就吃干抹净了,在辽东没有人口,土地也守不住。

    到今日为止,高句丽既没有称臣,也没有请求册封,可见他们的心思。

    “陛下万万不可,两国交兵,一时难解,在下听闻秦国已经出兵,中原才是陛下的根基所在,辽东不过皮毛,大梁为上国,何必与蛮荒下国争夺不毛之地?”

    能派来充当使者,自然牙尖嘴利。

    “所以你们高句丽王才有恃无恐,以此威胁朕?”李跃眼中泛起沉沉杀气。

    “不敢,在下绝无此意,只是为陛下着想,为大梁着想……”盖图延低着头,眼神却在忽闪忽闪的打量着李跃。

    “朕——多谢你国好意!”

    “锵”的一声,腰间长剑出鞘,剑光一闪,一抹血花飞洒在帐中。

    盖图延惊恐的眼神随着他的人头落下。

    帐中诸将也是满脸惊讶之色,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他们的皇帝拔剑砍人。

    “蕞尔小国,狺狺狂吠,来人,将人头送给高句丽随从带回去!”李跃一挥长剑,剑身未沾丝毫血迹。

    亲卫捡起头颅。

    过了良久,一旁的桓伊才小心翼翼道:“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……”

    李跃还剑入鞘,“那是在中原在华夏,如今这蛮荒之地,他们只看的懂这个,慈不掌兵,仁不当国,斩使方能立威,这是朕给高句丽下的战书。”

    辽东之地,如果崛起一个农耕文明,对中土的威胁太大了。

    所以梁国与高句丽不死不休,没有任何妥协余地。

    李跃这一代不解决他们,后代就要花费几倍、十几倍的精力,方能灭亡他们。

    慕容恪镇守平郭城,攻略高句丽时,连人家的祖坟都挖了,高句丽还不是夹紧尾巴,躲在海东不敢西望?

    桓伊有兵略,有才干,但身上沾了太多的毛病。

    当然,这跟他的出生环境不无关系,江东风流,然则北国太多杀戮,没有雄主强人,镇不住这江山……

    “传令诸军,踏平龙城!”李跃提剑出营,对着外面的将士喊道。

    第五百五十九章 士气

    龙城之中大部分人并未觉得形势有多严峻。

    羯赵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,也就十几年前的事,很多人亲眼所见,当初棘城被团团包围,内外断绝,辽东三十六城投降,城内豪酋皆欲弃城而走,但最终还是击败了羯赵。

    再往前二十年,高句丽、段氏、宇文氏在平州刺史崔毖的鼓动下,结成联盟,围攻当时的都城棘城,连营三十里,燕国还是挺了过来,击退三军,驱走崔毖,吞并平州。

    与羯赵大军相比,四五万梁军的压力并不大,甚至连龙城都无法完全包围。

    而慕容评手上还有万余部曲,城中尚有慕容德、封奕、鲜于亮等部万人,加上青壮,足以自守了。

    至于城外投降的城池,早就见怪不怪,梁国退兵后,这些城池会重新倒回来。

    辽东这块地,谁强,就依附谁。

    慕容氏当年也是这么崛起的。

    “太后无需多虑,城中粮草充足,手上月余,梁军自退,臣乘势掩杀之,可重现当年棘城大胜!”慕容评披着一身金甲,腰悬白玉鹿卢剑,满脸红光,仿佛年轻了十几岁。

    慕容恪死于战阵之上,燕国权柄自然而然落在他手上。

    自始至终,他都没想过投降,向梁军派出使者,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。

    “大都督……征战沙场数十年,如今撑起社稷者,唯将军一人。”可足浑氏无可奈何道。

    慕容恪死了,改由慕容评都督中外诸军事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