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3b7小说网 > >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> 第355章
    就因为他是从吕不韦那迎娶到的赵姬,就这??

    【司马迁在《吕不韦列传》中这么描述整件事:

    吕不韦和邯郸的绝色美人赵姬同居,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身孕。结果有一天子楚来找他喝酒,对赵姬一见钟情,向他索要。

    吕不韦非常生气,但想到他为了子楚都已经“破家”了,为了最后投资成功,不得不顺水推舟将赵姬送给了子楚。赵姬隐瞒了自己的身孕嫁给子楚,最后如期生下个儿l子,就是始皇。】

    老秦家所有观影人员:……

    后世人紧随其后一语道破了他们此刻同样的心情。

    【——全都是槽点,怕不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来写的。】

    司马迁:阿嚏——

    被后世人率先要求背锅的男人沉默地伸手擦了擦自己发痒的鼻子。

    无所谓,他会背负.jpg

    【首先,子楚不是傻子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最后谥号是庄襄二字的国君,子楚虽然短命早死,在位期间短,但是并没有辜负秦国在胡亥之前连出明君的传统。他本质是个双商具在,尤其是情商点的特别高的聪明人。

    对内,他在亲妈还活着的时候就认了华阳夫人当干妈。如果换个家庭,比如经常陷入类似伦理剧的清朝某四和他妈,亲妈养母到底谁更好谁更亲近这件事绝对能吵起来。

    结果在子楚这里,不仅干妈尽心尽力帮他拿到太子之位,亲妈也毫无芥蒂心疼他,死前都因为他葬在芷阳,特别要求孙儿l将自己单独葬在杜东,说这样能“东望吾子,西望吾夫。”

    虽然也有她不是正妻,于是不适合和孝文王合葬的原因,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她这个选址主要还是想她早逝的好大儿l,和没有感情被冷遇多年的死鬼老公关系不大。】

    嬴政:……

    始皇帝不知道后世人口中的清朝某四和他妈是个什么关系,他只是在听到妈这个字眼之后,下意识就蹙起了眉,一种心累和无语之情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他祖母对他爹就很好,再往上,秦国母子关系哪怕尴尬如芈太后和昭襄王,恐怕都没有他亲妈那么离谱。最关键都没有他亲妈脑回路那样让人困惑,说不准是不是个真的傻子。

    嬴政直到今天,依旧没有想明白,赵姬为什么会天真地认为,嬴氏宗族能够接受她和嫪毐的私生子,这个和老嬴家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选项成为秦王的。

    这老嬴家的江山,还容不得你个靠着太后裙带关系谋权篡位的外姓人来坐啊!

    【嬴柱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心疼华阳夫人,所以老婆愿意收养个嫡子他就认了子楚。

    但子楚能够稳坐太子之位,没被其他肯定比他接受储君教育来得更早的人挤下继承序列,就可见当爹的到后来也是对他本人素养感到满意的。】

    嬴稷:唔——

    昭襄王当机立断:吕不韦和他府上那个赵姬肯定要派在赵国的密探进行接触,确保一定要带到秦国来——既然对方早在子楚还是个普通公子的时候就敢投资对方登上王位,显而易见是个有政治野心的,那就不太可能拒绝秦国的招揽。

    而嬴异本人,嬴稷私心其实是他最好能够先在赵国磨个两年:五六年太长,并且秦赵关系确实可能产生摩擦,对于他个人安危不利。但他刚去不久就回来,却也不太妥当,容易刺激赵王的神经,甚至吸引来赵人阴谋论的目光,反倒对于他没什么好处。

    在敌国磨个两年长长见识,探听一下别国的消息,感受一下人情冷暖,倒也不失为一种成长的手腕。

    【和始皇的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。现代有些人特别喜欢讲始皇童年坎坷,讲他和赵姬之间的那笔烂账,但这并不代表嬴政就是个小可怜,从来没享受过亲情温暖云云。

    子楚刚一登基就把他立为了太子,压根没考虑过他在秦国生的儿l子成蟜——话说这某种意义上就是始皇血脉的石锤吧,如果嬴政血脉有冒着风险的问题,子楚又不是没有更保险的人选,那你当人老秦人傻啊。】

    嬴异稍微皱了皱眉:他儿l子并不多,政儿l当然是他最疼爱最引以为傲的那个,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关注成蟜这个孩子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,因为这个孩子他妈还是夏太后给他挑选的,他在后宫也是颇受太后的庇佑。

    那么——秦王敏锐的政治神经猜到了谣言的部分成因,于是他第一次真正头痛地蹙起了眉,为了自己的揣测。

    他的生母夏姬出身韩国,代表的是秦国后宫中韩系外戚的利益,当初给他挑夫人的时候,自然也倾向于自家的女孩儿l。

    他的义母华阳夫人出身楚国,因为吕不韦的影响,接纳了作为赵人的赵姬,于是政儿l顺理成章多了几个较为亲近的楚系外戚。

    他不幸早逝,必然容易主少国疑。那么,有心之人,是否会从中作梗呢?

    ——吕不韦虽然是个卫人,跟着他从赵国回来,但他最为亲密有着利益交换关系的人,可也都是楚派啊!

    【而从始皇的态度来看,子楚生前对自己的葬礼要求的是从简,结果他和刘启表现得差不多,都是觉得我爹怎么可以死后过得那么朴素,都不太乐意。

    孝景皇帝好歹是瞒着世人偷偷往霸陵里面塞贵重陪葬品,直到后来西晋天下大乱,老刘家的皇陵接连遭罪,终于没放过霸陵的时候才被人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