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3b7小说网 > > 七零团宠真千金 > 七零团宠真千金 第78节
    “师兄。”苏娉跟着男人身侧,把手里的汉方医药递过去:“我哥哥已经帮我把这两本翻译好了,我今天过来是想把这送还给你。”

    京墨接过来,翻了两眼:“替我谢谢你哥哥。”

    “他帮我多抄了一份译本,”苏娉不好意思道:“没有提前问过你。”

    “无事,你哥哥想的很周到,关于汉方医药我们本来就是一起研究。”京墨说:“我还在请人帮忙搜集汉方医药,我们流落在外的经方有很多,搜集起来也很困难。”

    苏娉也知道这个,她微微叹气,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师爷,师父。”到了内堂外,京墨站定,抬手叩门。

    “进来吧。”里面传来洪亮的声音。

    苏娉踏进内堂时其实是有些紧张的,简老爷子名义上不仅是她的师爷,还是东城中医的领头人物。

    对于他老人家,苏娉是发自内心崇敬。

    “师爷,师父。”京墨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师叔的徒弟,苏娉师妹。”

    尤老先生和京墨在外面以及张轻舟面前,从来不会喊师弟师叔,但是在简老爷子面前,他们规规矩矩。

    哪怕老爷子嘴上说不承认这个徒弟。

    可张轻舟确确实实是跟他学医的最后一个徒弟,也是他最得意的徒弟,哪怕后来因为他去学西医而痛心疾首。

    “师爷,师伯。”苏娉恭恭敬敬打招呼,眉眼温顺。

    尤老先生她在研讨会见过,来妙仁堂跟诊也见过几次,不算陌生。

    至于简老爷子,确实是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“好,坐吧。都是自己人,不用客气。”尤老先生说。

    苏娉看了眼喝着茶的简老爷子,点头坐下。

    “小徒孙,”简老爷子终于开口:“我们都是传统中医,只有你和你老师是走中西医结合,我想知道,你对中医和西医的看法。”

    苏娉不敢怠慢,她认真想了一下,才回答道:“中医重在一个‘养’字,而西医则是一个‘快’。虽然我和老师是倡导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,可我们并没有脱离中医的路子,只是借助西医的辅助,以便更快速的查明病情进行诊治。”

    简老爷子笑着颔首,过了一会儿,他看着两个徒孙:“你们年轻的这一代,是要扛起重任了。”

    京墨笑容清浅。

    苏娉松了口气,认真道:“必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从她进门的时候,简老爷子就在观察她,先天不足气血亏虚,好在有人用中药材给她温补,现在也趋于稳定。

    “等下回去,带两服药回去。”

    苏娉被留在妙仁堂吃完中饭,又在师兄们的鼓励下单独看诊两个小时,她看诊的医案自己抄了一份,还有一份妙仁堂留底。

    等她走了,医案被送到尤老先生面前。

    “这孩子着实是有天赋,她去年八月底进了北城大学中医系,十一月到东城大学交流学习,并且留了下来,拜入小师弟门下。”

    尤老先生把医案放到师父面前,“京墨在中医系当助教,听他说这孩子下课期间在小师弟办公室跟他研究中西医结合案例,其余时间还会去西医系听课,并且假期会去市医院跟诊。”

    简老爷子看着她今天诊断的医案,点头:“下次研讨会快开始了吧?”

    “还有半个月时间。”尤老先生察觉到什么,诧异道:“您要出席?”

    “嗯,这孩子和轻舟刚开始在市医院试点,研讨会肯定有人给他们施压,我去撑撑场子。”

    中西医结合反对的人非常多,张轻舟这些年没少挨骂,各种冷嘲热讽受了不少。

    尤老先生心想以前小师弟被骂成筛子您没说出场,现在却要去研讨会,明显是给这位小师侄撑腰的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一想,追根究底,师父还是给小师弟去撑场的,认可这位小师侄也是因为师弟,只是他老人家好面子,当年说了狠话现在不好意思收回。

    “我陪您一起去。”尤老先生说。

    回了军区,苏娉把医案整理完,就在草拟关于中西医结合科室的章程,等回了学校就要交给老师过目。

    “也不知道老师联系的怎么样了。”苏娉想到那份名单上仅剩无几的人,她无奈叹气道。

    第63章

    把在妙仁堂的医案都整理好,苏娉又拿出哥哥翻译的汉方医药。

    第一次那本东洋汉方医药她看过两三次,和新翻译的这两本有一些经方是一样的,只是在药剂用量上有细微区别。

    可能是个人情况不同,用量也因人而异。

    又全部过了一遍,她总结归纳相同的经方,推出对应的病症,合上笔记本。

    她没有手表,不知道现在几点,看外面的太阳应该是下午四点多。

    哥哥们是六点下任务,食堂五点半陆续开饭,现在还早,她想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医学类专业书籍。

    出了家属院往军区大门走,碰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。

    “陆副团长?”她看着前面高大的背影,有些不确定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陆长风拍了拍旁边小战士的肩膀,回头看她:“去哪?”

    “新华书店,你也要出去吗?”

    “我下午休假,政委让人带话,给他找两本书。”陆长风穿的是军装,没有换便服,身形高大挺拔,眼风随意一扫,压迫感十足。

    哪怕他有意收敛,还是不自觉流露出来。

    两个哥哥不在身边,苏娉下意识和他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。

    看到小姑娘的举动,他眉梢微挑,忍不住起了逗弄心思:“我也去新华书店,一起呗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这不太好吧。”苏娉义正言辞:“我怕影响到你的名声。”

    陆长风微抬下巴,示意她看看现在两人隔的距离:“就现在这样,纠察在都挑不出错处。”

    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,苏娉发现他说的确实是对的,两人中间隔得很开,能站三四个人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们继续保持这个距离往大门口走。

    岗哨看到陆长风,立正敬礼:“陆副团长。”

    陆长风回礼,大步出了军区。

    苏娉走在他左侧,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将就她的步伐,男人速度缓了下来。

    看到街边的裁缝店、粮站、副食品店国营商店,她忽然开口:“陆副团长,西北是什么样子的呀?”

    “荒原、雪地、戈壁、大漠狂沙。”陆长风随口道。

    苏娉想象了一下,发现很多场景自己想象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老赵有句话说得对,西北比东城贫瘠,那里荒凉苦寒,没有人烟。”

    苏娉沉默片刻,她问:“你从小到大能吃饱饭吗?”

    “我小时候?”陆长风想了一下,“我在军区长大,常吃的是面和馕,不像东城和北城,面和大米混着吃。”

    军区长大应该是饿不着,苏娉也没有多问。

    外面人不多,稀稀拉拉的,有军嫂拿着脸盆来国营菜店买豆腐的,也有东城大学的学生出来东奔西逛的。

    大学生们穿的也时髦,不像她在北城常见的黑白蓝灰绿,而是各种款式的碎花长裙,梳着两个油光水滑的辫子,脸上笑容洋溢。

    陆长风看了旁边的小姑娘一眼,好像除了在学校穿军便装,其余时候她都是白色连衣裙,外面一件大衣或者针织衫,乌黑的长发用发带绑在脑后。

    不经意垂眸时还能扫到她耳尖上那一抹红色朱砂小痣。

    苏娉心里想着跟他保持距离,毕竟这个陆副团长身上的气场有些骇人,哪怕他随意散漫笑吟吟的,也让她觉得很紧张。

    但是因为周边不断有人过身,她只能让道,让着让着就靠近了还浑然不觉。

    陆长风注意到这一点,他稍微往前走了半步,两人又空出距离。

    新华书店不远,苏娉算得上是店内常客了,她还跟营业员打过招呼,有关于医学书籍就帮她留着。

    东城的新华书店是她见过的种类最齐全的书店,据店长说他联系了好几个地方的印刷厂,自己开车去拉货的。

    “苏同志。”见她来了,营业员笑眯眯地从柜台下拿出两本书:“新到的哦,你们中医系是不是放假了?今天来买书的人不少,我提前给你留了下来,剩下的都卖完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很多书店种类受限,有些书籍不允许上架售卖,至于东城的新华书店为什么能例外营业员也说不清楚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呀同志,”苏娉接过书,从外套口袋里拿出钱票,付了账。

    “我想在店内看会儿书可以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,不过阅读室人满了没座位。”东城大学一放假,书店就人满为患,买书的不多,看书的不少,“我给你搬条椅子?”

    “好呀。”她一点也不介意在哪儿看,现在还早,想着看一个小时的书再回军区吃饭,晚上继续拿哥哥们练手。

    椅子都没有了,营业员把店长的躺椅搬了出来放在窗边:“这里光线好,你到这儿来。”

    苏娉看到躺椅,先是愕然,随后一笑:“谢谢你同志。”

    陆长风从进门那刻就直奔书架,见营业员忙不过来也没喊人帮忙,自己在书架慢慢找着。

    反正休假,晚一点回去也没关系,赶不上食堂的餐也不怕,赵德发会在锅里给他热饭。

    他随手抽了本书,瞥了眼到处是人的角落和过道,倚着书架就开始翻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是一本连环画,也就是小人书。

    沈元白平时看着正儿八经的,其实就喜欢看些这样的杂书,收藏了很多。

    还有一套十几本吧,他当宝贝一样收着,锁在抽屉里。

    因为两个人平级,一个团参谋长,一个副团长,宿舍都挨着,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过去找沈元白唠唠嗑,翻翻他的小人书。

    看着是挺有味,等他翻完这一本,十分钟也过去了。

    又把书放了回去,他手指掠过书脊,打算先把政委交待的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眸光随意一扫,落在窗边躺在摇椅上,手捧书籍认真观看的小姑娘身上,他瞧了一阵,觉得沈家人长得是挺好看。

    以前还想着如果沈元白是个女的,自己一定向政委打报告,让他给解决一下终生大事。

    现在看到了和沈元白长相以及气质十分相似的,他眼底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苏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没有注意他探究的目光。